夏楠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2)

恰当的使用安抚,我们可以强化他人的行为。包括我们的孩子、伴侣以及其他任何人。
按照性质,安抚分为正面和负面安抚。
正面安抚就是让人感觉很好的安抚,比如拥抱、赞扬、一个支持的表情等等,这都是正面的安抚。
什么是负面安抚呢?批评指责、打一顿、甚至皱个眉头,这些都是负面安抚。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会大量的试验各种行为,看一看哪些行为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安抚时候。如果一个行为确定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安抚,我们就会重复这个行为。如果每次使用这种行为都得到安抚,我们就会更多的做出这个行为。成年人和婴儿是一样的,也会重复使用最能带来安抚的行为。
比如说,婴儿有个阶段非常喜欢往地上扔东西。一方面是他们在体验这种可以控制周围的事物的掌控感,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是周围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了孩子扔东西大呼小叫的反应让他们觉得很有趣,得到了高强度的安抚。
再比如说呢,一个一两岁的孩子某一次学着大人的模样,把手里的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里,得到了抚养人很热烈的赞美,也就是强烈的正面安抚,那这个孩子很可能接下来会把任何能装得下的东西都往垃圾箱里扔,来寻求安抚。我一个朋友家里就是这样,在他女儿小的时候有一个阶段,遥控器、找钥匙、公交卡这些东西,他找不到了就去垃圾桶里找。
每个人起初都喜欢正面安抚,正面安抚不够的时候就会转而寻求负面安抚,久而久之,甚至会拒绝接受正面安抚而只是寻求负面安抚。
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有的二孩家庭,大宝本来挺省心的。但是有二宝之后,大宝突然变得很淘气,在家庭和学校都是各种惹祸。甚至有的已经很久不尿床的孩子会开始再尿床。这都是因为家长都忙着照顾二宝,让他感觉到得到不到足够的正向安抚所以会故意做一些调皮的行为来获取负面安抚。也就是说,在孩子心里,爸妈即使批评我揍我也比忽视我要好。
有的家长会感觉到,自己越是忙乱的时候,孩子越爱添乱,也是这个原因。这时候,家长往往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是不是成心跟我对着干。但是其实是孩子受到忽略了,他只有通过捣乱来获取安抚,哪怕是负面的安抚也比没有要好很多。
还有一种就是,班上的捣蛋鬼。一般每个班级都有这么一个让老师非常头疼的孩子。我有一个多动症的学生就是,我们就叫他小A吧。他现在上五年级,在学校非常是被孤立的。基本上所有跟所有同学关系都不好,甚至老师对他也是一个放弃的态度。有时候老师在课上会说,除了小A,你们都不许随便说话。因为所有的同学都不喜欢挨着他,老师被迫要全班同学都两周换一次座位,这辆周跟这一半同学挨着座,下两周跟另外一半同学挨着坐。那这个孩子日常的表现是什么呢?经常故意撞到同学,语言挑衅同学,甚至挑衅老师。这个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也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会寻求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接纳这些正面安抚,但是由于他的人际能力和学习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寻求正面安抚一直失败,所以导致他转而寻求负面安抚。
所以说我们如何用安抚来强化行为呢?如果我们鼓励孩子某些行为,就要在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给正面安抚。
比如说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想着别人愿意分享,比如说愿意有好吃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那当孩子跟你分享食物的时候,就开开心心大大方方的吃下去,而不是说不要,你心里想着我就行了,作出这种让孩子困惑的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就需要在孩子整理房间的时候时给出正面安抚,而不是说你看你整理的这是什么呀,整理完了怎么还是这么乱呢?设置干脆再自己动手整理一遍。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喜欢学习,那就多跟孩子讨论你在学校都学会什么了呀?那个科目你最喜欢啊?哪道题你觉得有难度你都解出来了呀。而不是一直批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做题马虎,不好好写字这些。那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可以想一想,孩子在学习上面都得到了哪些正面安抚和哪些负面安抚。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也就清楚了,为什么批评、惩罚这些有条件的负面安抚对有些孩子管用对有些孩子不管用。得到了足够正面安抚的,亲子关系比较好的孩子,恰当的负面安抚会起到很好的规范行为的作用。亲子关系不好,没有得到足够正面安抚的孩子,可能负面安抚正是他在寻求的,所以会“屡教不改”,也就是父母口说的“说也说了打也打了就是没用”。
我再讲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下安抚,即使是负面安抚对生物有多重要。科学家又用小白鼠进行了不太人道的一个实验。
小白鼠分成两组。A给吃给喝,保持卫生,然后笼子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安抚。B组呢,除了吃喝卫生之外,时不时的会被电击,很疼但是不会受伤那种。我们来猜一下,哪一组小白鼠的生长情况会比较好呢?B组的生长情况更好。这个例子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说负面安抚也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
夏楠老师

夏楠老师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及学习能力专家

全部文章 »
夏楠老师微信

“夏楠儿童头脑训练”由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及学习能力专家——夏楠老师创办,是一家致力于解决儿童智力发展与学习障碍,科学干预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训练康复机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水井胡同11号北京INN4号楼

夏楠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