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是一个6岁小朋友爸爸被隔离,妈妈也觉得自己疑似,在家里不接触女儿。视频小女孩大哭,妈妈也哭,让人看了非常心酸。
只是我看到视频,职业病就犯了,小女孩本可以不用承受这么多的焦虑和恐惧的。
这个视频里,妈妈不让孩子哭,自己却哭了。小孩子很多时候,是通过父母来观察和感知世界的。妈妈情绪崩溃,会让孩子感觉非常恐惧。小孩子看到妈妈都吓成这样了,会觉得灭顶之灾正在临近。
我并不是要批评视频中的妈妈,只是想告诉家长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做。
疫情当前,妈妈一定也很恐惧,也很惊慌,但是这种强度的负面情绪真的不能直接传递给孩子。
父母不需要把所有负面信息都帮孩子隔离在外面,让孩子在恒温恒湿的温室中成长,但是需要传递给孩子稳定、安全、可控的感觉。让孩子看到,家长是在用有建设性的态度面对困难,孩子就能够从父母身上学到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嘴上说,“要坚强”,“不要哭”都是没有作用的,孩子会受到家长的行动而不是语言的影响。
那么妈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6岁的孩子已经能理解很多事情了。
首先妈妈要稳定情绪,如果孩子情绪失控,需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具体的情况,消除孩子的担心和疑惑。
爸爸因为工作或其他关系暂时不能回家。妈妈身体生病怕传染给宝宝,所以不能接触你。生病身体很不舒服,你也不想生病肚子疼或者发烧吧。还记不记得你上次发烧多难受,好吃的都吃不下去了…….. 妈妈过几天可能就会好了,你要是也病了妈妈也得照顾你就更累了。
然后跟孩子落实一下,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几天咱们就玩大手不碰小手游戏好不好?明天社区的叔叔阿姨回来给我们送饭,你看看他们做饭好吃还是妈妈做饭好吃……
如果宝宝需要自己换衣服洗澡,需要给妈妈东西怎么做…… 把孩子身上冷静、能够解决问题那一面调动出来。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做事上面,心理就会更有掌控感,感觉更安全。
最后跟孩子约定一个创造性的安抚方式。比如孩子拿一个毛绒玩具,这就是游戏期间的妈妈,妈妈也拿一个毛绒玩具,这就是孩子。我们一起拥抱自己的玩具,就好像妈妈和宝宝在拥抱一样。并且也要帮孩子安排一些她自己可以做的游戏等活动。游戏中的孩子会感到非常安全和快乐。
这是另外一个视频,由于家长都是疑似患者,2岁和4岁的两个孩子在隔离点隔离。护士们做临时妈妈做的非常成功,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好。
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 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如何通过日常互动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
发育迟缓+ADHD,训练3个月,智商从83提升到100 | 感统训练能治疗儿童发育迟缓吗? | 帮孩子提升注意力的家庭建议 |
我是夏楠,任何关于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障碍、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谱系等问题,都可与我联系:
微信号:xiananl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