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楠老师:6岁孩子被迫单独隔离,家长能为她做些什么?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是一个6岁小朋友爸爸被隔离,妈妈也觉得自己疑似,在家里不接触女儿。视频小女孩大哭,妈妈也哭,让人看了非常心酸。

6岁小女孩被隔离

只是我看到视频,职业病就犯了,小女孩本可以不用承受这么多的焦虑和恐惧的。

这个视频里,妈妈不让孩子哭,自己却哭了。小孩子很多时候,是通过父母来观察和感知世界的。妈妈情绪崩溃,会让孩子感觉非常恐惧。小孩子看到妈妈都吓成这样了,会觉得灭顶之灾正在临近。

我并不是要批评视频中的妈妈,只是想告诉家长们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怎么做。

疫情当前,妈妈一定也很恐惧,也很惊慌,但是这种强度的负面情绪真的不能直接传递给孩子。

父母不需要把所有负面信息都帮孩子隔离在外面,让孩子在恒温恒湿的温室中成长,但是需要传递给孩子稳定、安全、可控的感觉。让孩子看到,家长是在用有建设性的态度面对困难,孩子就能够从父母身上学到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嘴上说,“要坚强”,“不要哭”都是没有作用的,孩子会受到家长的行动而不是语言的影响。

那么妈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6岁的孩子已经能理解很多事情了。

首先妈妈要稳定情绪,如果孩子情绪失控,需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具体的情况,消除孩子的担心和疑惑。

爸爸因为工作或其他关系暂时不能回家。妈妈身体生病怕传染给宝宝,所以不能接触你。生病身体很不舒服,你也不想生病肚子疼或者发烧吧。还记不记得你上次发烧多难受,好吃的都吃不下去了…….. 妈妈过几天可能就会好了,你要是也病了妈妈也得照顾你就更累了。

然后跟孩子落实一下,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几天咱们就玩大手不碰小手游戏好不好?明天社区的叔叔阿姨回来给我们送饭,你看看他们做饭好吃还是妈妈做饭好吃……

如果宝宝需要自己换衣服洗澡,需要给妈妈东西怎么做…… 把孩子身上冷静、能够解决问题那一面调动出来。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做事上面,心理就会更有掌控感,感觉更安全。

最后跟孩子约定一个创造性的安抚方式。比如孩子拿一个毛绒玩具,这就是游戏期间的妈妈,妈妈也拿一个毛绒玩具,这就是孩子。我们一起拥抱自己的玩具,就好像妈妈和宝宝在拥抱一样。并且也要帮孩子安排一些她自己可以做的游戏等活动。游戏中的孩子会感到非常安全和快乐。

这是另外一个视频,由于家长都是疑似患者,2岁和4岁的两个孩子在隔离点隔离。护士们做临时妈妈做的非常成功,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好。

护士带着被隔离的孩子跳舞
夏楠老师

夏楠老师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及学习能力专家

全部文章 »
夏楠老师微信

“夏楠儿童头脑训练”由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及学习能力专家——夏楠老师创办,是一家致力于解决儿童智力发展与学习障碍,科学干预儿童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训练康复机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水井胡同11号北京INN4号楼

夏楠老师:6岁孩子被迫单独隔离,家长能为她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