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爸爸郎国任一直是个争议人物。
有人认为靠着他的坚持和严厉,郎朗才能成为成功的钢琴家。有人认为爸爸让郎朗失去了幸福的童年,事业成功不足以弥补幸福的缺失。有人认为郎朗爸爸的做法,其实阻碍了郎朗达到更高的成就,甚至差点毁了郎朗的音乐生涯。
我们今天就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角度,严肃的看一下郎朗的“虎爸”,对他是成就还是伤害。
不练琴,就跳楼吃药自杀?
郎国任热爱音乐,曾立志于成为二胡演奏家,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没有实现,不得不放弃音乐梦想。
而郎朗,不到1岁就能哼出音调,2岁半的时候看完《猫和老鼠》,自己跑到钢琴上把配乐旋律弹了出来。郎国任意识到,郎朗非常有天赋,下决心让郎朗学习音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音乐梦想。
郎朗正式学习钢琴之后,水平越来越高,比赛都是第一,已经经常上报纸了。他当时的老师朱雅芬认为小郎朗呆在老家沈阳是浪费了才华,推荐他去北京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郎国任请假带着9岁的郎朗去北京求学。郎国任本来希望能够把工作调动到北京,半年之后发现调动无望,就辞去警察工作。90年代初,辞掉公职,对东北人来说这是非常大的牺牲。
谁知道当时郎朗的钢琴老师,非常不喜欢郎朗,一直说郎朗没才华,只能做个普通音乐爱好者,还是早点回老家吧。几个月之后,这位老师直接拒绝再教郎朗了。
郎朗和父亲都备受打击。第二天,郎国任告诉郎朗,你需要每天再多练习2个小时钢琴。小郎朗被老师拒绝后,唯一的安慰就是在当时的小学给合唱团做钢琴伴奏。而这天合唱团留了他多练习了1个半小时,没有按时回家练琴。
郎朗回家之后,郎国任大发脾气说郎朗浪费了2个小时。郎朗解释说合唱团老师延长排练时间,他已经弹了一个半小时钢琴了。
郎国任完全不听郎朗分辩,继续大发脾气,“人人都知道你考不上音乐学院!人人都知道老师不要你了!死是唯一的出路!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
“老师都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我说的做!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中!你先死,我再死”
(来自郎朗自传,因为是英文翻译成中文,所以语言有点奇怪,我们东北人说话没这么戏剧化。)
郎朗回忆说,爸爸给他三个选择,回沈阳、跳楼、吃药。他觉得跳楼太可怕,就接过了爸爸给的药瓶。但是他突然意识到,虽然他很讨厌现在的生活,但他也不想吃药。于是他就开始喊出自己最近的不开心,骂北京,骂钢琴。并且第一次开始反抗爸爸,跟爸爸打起来了。
本是个例外,有人把这当常态
郎朗当时觉得爸爸精神错乱了。郎朗妈妈说她觉得郎朗爸爸把郎朗当成出气筒了。郎朗爸爸自己也说是自己压力太大不冷静了。
这件事情的后果是,郎朗对郎国任说:我恨你。我再也不会练琴了。只要我活着,我就永远不会再碰钢琴。
就这样,郎朗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任凭父亲怎么道歉,郎朗三个月内都也没碰过钢琴。直到后来交了一个忘年交朋友“二叔”,二叔想听郎朗弹琴,郎朗才开始再弹琴。
(说个无关的话题,二叔说郎朗成名后给他在北京买了套房子。不得不感慨,天才的世界果然都有传奇。)
所以这个事件,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一个负面典型案例。幸好这种情况只有一次,如果是常态,郎朗别说成为钢琴家,成为心智健全的人都难。
但是很多人却拿这件事做文章,认为只有郎国任这样的狠人,才能成就郎朗这样的天才。认为做爸妈,“虎”就够了。这是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解读,实际上郎国在推孩子上,还是相当有技术含量的。
郎爸推娃的技术要点
郎国任对郎朗虽然要求高,但还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花了很多心思和巧劲,绝不是只有严厉这一招儿而已。
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孩子
郎国任自己就非常热爱音乐。小时侯热爱二胡买不起,他动手自制了一把二胡。他曾经连续二十多天躲在沈阳音乐学院教师的窗下聆听二胡演奏,结果感动老师并收他为自己的学生。郎朗成名后还和爸爸一起做过钢琴和二胡合奏表演。
郎国任喜欢培养音乐人才。郎朗最开始学钢琴,是郎国任自己教的,郎朗成名后朗国任还在进行音乐教育工作。郎朗郎国任这种对音乐的热情,是郎朗音乐事业的第一助燃剂。
而很多家长,自己对啥都没兴趣,却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这注定作用不大。
家长做一件事情时候是真心热爱还是厌恶,都会真实的传递给孩子。小孩子在年幼时候,会通过家长的眼睛看世界,家长真心喜欢什么(嘴上说不算),他们就觉得什么好。
激发孩子的兴趣
郎国任说小孩子练琴坐不住很正常,要“勤上琴”。就是没事儿多弹琴,但是时间短一些,在孩子还没厌倦甚至还没弹够时就结束,保持孩子对钢琴的兴趣。
郎朗首先是喜欢弹钢琴,所以才能走那么远。如果孩子没兴趣,家长怎么强推都是没用的。
郎朗说他12岁的时候,第一次出国比赛,在德国的田园里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音乐的灵魂。这种深刻的体会,几个琴童有呢?
巧妙的奖励
郎国任说要投其所好的奖励孩子。郎朗小时候爱吃巧克力,每练好一首曲子,他马上塞给郎朗一颗巧克力。大一点之后,郎朗喜欢漫画。他就就奖励郎朗漫画书。一周表现好给一本,一个月表现好给一套之类的套路,郎朗都很高兴。
现在孩子物质条件好了,物质奖励不太灵了。但是任何奖励,只要能把练习和快乐满足的正面感受联系在一起,就是有效的。
有些孩子,一写作业就被家长各种数落和打骂。学习给他带来这么多痛苦,他怎么可能爱学习吗?
刻苦、实干、巧练
郎国任说成功的秘诀是“刻苦、实干、巧练”。刻苦和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咱们就不说了。巧练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如果孩子刚练完一个很难的大曲子,再接着练大曲子就练不动了。这时候练一个轻松的曲子,既能放松,又能让灵感马上回来。
这就是学习过程中节奏感的把握。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相信郎国任类似的巧思还有不少的。
要练琴也要玩
每个小孩都喜欢游戏。郎朗虽然爱弹琴,也爱玩。因为练琴牺牲一点娱乐是肯定的,但是郎朗知道练好了琴就能痛快的玩。郎朗小时候,爸爸经常骑着摩托车带郎朗出去玩,大了一点也会支持郎朗看漫画书。所以郎朗自己说,想起钢琴,都是快乐。
相信孩子,支持孩子
郎朗刚来北京时候,被当时的钢琴老师各种打击。郎国任依然相信孩子的天赋和努力,鼓励孩子追求梦想。郎朗自己说爸爸的坚持是他前进的动力。
而我们一些家长呢,每天都在说孩子笨,说孩子懒,不停的给孩子贴标签,扯后腿。
关注我有一段日子的朋友可以琢磨一下,郎朗爸做的这些是不是都是我一直提倡的?在这些基础之上,有力的督促和严格要求才能发挥好的作用。
最根本的是,郎朗的梦想和爸爸的梦想是一致的。表面上看,郎朗爸成功的让儿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际上他更多的是在支持郎朗,实现郎朗自己的梦想。
和学习不同,走体育和艺术专业之路,还是需要一些天赋的。怎么把孩子逼成郎朗,您现在心里有数了吗?是不是只缺一个郎朗那样有天赋的孩子了。^_^
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 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如何通过日常互动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
发育迟缓+ADHD,训练3个月,智商从83提升到100 | 感统训练能治疗儿童发育迟缓吗? | 帮孩子提升注意力的家庭建议 |
我是夏楠,任何关于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障碍、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谱系等问题,都可与我联系:
微信号:xiananl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