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H是我的一个学生,一年级小女孩,特别可爱。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大好来找我。上课过程中,小H进步非常快,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进步飞速。上学期的时候妈妈隔三差五就跟我反馈说孩子又进步了。
以前从来不看书,现在变得特别爱看书;
以前表达不好,现在伶牙俐齿逻辑特别好;
以前背诗很慢,现在背诗很快;
以前不爱动脑筋,现在喜欢动脑筋,一年级小豆包就想学乘法;
以前做事磨磨蹭蹭,现在偶尔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
以前在家不给指令就自己发呆,现在这种情况都没了……
但是因为疫情断了几个月课,家长的反馈就都变成负面的了。
每天不好好写作业,半个小时的内容能花2小时,有一天2个小时写了8个字,把妈妈给气坏了。这明显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小孩有一天来了兴致,自己写字日写了100多字,平常不好好写作业,只是在用拖延表达不满而已。
我就建议家长,不要跟孩子对抗,不要逼着孩子写作业,实在不愿意就别写了。一年级小朋友没什么必须做的题,每天多阅读,用游戏的方式练练字做做数数学题就可以了。但是家长又不是专业人士,要压住脾气是不容易的,还是经常气得够呛。有一天小H妈妈很委屈的跟我说,这难道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就没有问题吗?
什么是顽皮的抗拒者
小H确实是“有问题”的,她是典型的“顽皮的抗拒者人格”,也叫被动攻击型人格。 这种人格在2-3岁就形成了,他们的养育者过度控制孩子。人如果事事被人控制不能做主,是非常没有尊严和痛苦的,即使是小孩也是。这些孩子又没有能力直接对抗取得胜利,所以为了保持自主性,他们就会做出来一些隐蔽的消极抵抗的行为。
家长的态度是“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的态度是“没门儿”,所以亲子关系就成了一场无休无止的权力斗争。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关注,都是通过跟父母冲突得来的。小H就是,她小时候是姥姥带的,姥姥非常好,对孩子照顾得事无巨细,但同时也是个非常强势事事控制的人。如果做好晚饭孩子要晚点吃,就会气得恨不得掀桌子。
这些孩子从2-3岁就决定“得用自己的方式做事”,他们对其他人的类似控制非常敏感,甚至对于其他人最简单的指导,他们也会拒绝遵从。他们对家长的态度经常是,宁可最后挨一顿打,我也不让你得逞。小H就是这样,因为作妖被家长揍了,还嘴硬,说被揍特别兴奋。
被动攻击的社交模式
顽皮的抗拒者们,可能热情友爱,但是在人际关系中会存在问题,因为他们总是陷入权力斗争。他们想要被人照顾,但是却很难直接要求他们想要的事情,而是通过发牢骚和抱怨以使得其他人去做事儿。他们表现得好像别人知道他们要什么,他们不用开口其他人就会乖乖奉上。这种策略当然经常是不奏效的。
比如说,小H在一群小孩里玩,她不高兴了就自己跑到一边呆着,希望其他人主动去找到她,哄她开心。一般小孩子哪顾得上这个,于是没人理她,她就更生气了。
再讲个例子,顽皮的抗拒者们是如何进行权力斗争的。小H在小区里平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回老家了。剩下的小孩中间有个小女孩是孩子头,比较霸道,其他小孩都得听她的。小H呢,想要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还不想听这个霸道小女孩的,于是她就挑事儿。
小H、霸道小姑娘和其他两个小女孩一起玩,小H只给其他两个小女孩糖吃,不给霸道小姑娘的,把霸道小姑娘给气坏了。于是不许其他小孩跟小H玩。
小H还不乐意直接谈这个事儿,于是我上课时候跟她讲了个故事,讲一个叫小明的小孩是如何不满同学然后主动挑事儿,因为力量不低人家被修理的。(插播一下,给小朋友讲故事,是特别好的沟通方式)小H突然接茬说,“是我惹她,不是她惹我”,又字正腔圆地强调了一遍“是我惹她,不是她惹我”。宁可吃亏也要斗争到底,这就是顽皮的抗拒者人格的特质。
如何养育顽皮的小抗拒者们
总的来说,要通过玩闹的方式跟他们沟通,高压和讲道理是万万不行的。
如果希望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用闹着玩的方式接近他们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能是让他们合作的唯一有效方式。如果直接命令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自动的反应模式就是抵抗。只有闹着玩,才会让他们放松下来并且感觉到安全,讲道理下指令都会让们感觉到非常紧张。
比如说,我的很多训练其实是很累的,但是我把训练内容做成游戏闯关的形式,小H就很配合并且过程中和结束都挺高兴的。小H偶尔有时候来我这里说不要上课不进门(其实不是抗拒我,比如和小朋友玩得正高兴被拉来上课),我拿着一个新游戏给她看看,她就很开心的开始上课了。如果说,你赶快给我进来上课,小H就又要墨迹半天了。
通过闹着玩接触上之后,接下来就可以从闹着玩转变为照顾他们。只有支持孩子,并接受他们原来的样子,他们才能体验到爸爸妈妈是真的跟他们在一起,而不是要控制他们,让他们做出改变的。如果孩子能体验到,跟家长在一起,他们不用做任何改变就是好的,那他们就不会再陷入对抗当中。
发育迟缓的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 注意力缺陷和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如何通过日常互动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
发育迟缓+ADHD,训练3个月,智商从83提升到100 | 感统训练能治疗儿童发育迟缓吗? | 帮孩子提升注意力的家庭建议 |
我是夏楠,任何关于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障碍、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谱系等问题,都可与我联系:
微信号:xiananlaoshi